博宝艺术家 > 艺术家 > 沈赴馨个人官网
销售作品
欣赏作品
浏览
13983
分享
714
粉丝
2690
+关注
更多
—  微信扫码 参与互动  —

沈赴馨

沈福馨 笔名石松、福声。1948年2月生于贵州安顺,1969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他自幼酷爱文学艺术,尤其热恋于绘画。曾学画于著名画家孟光涛和杨长槐先生。他善于博采众家之长而自成一体。青年时代曾花费近十年时间潜心中国绘画传统及美术史论的研究,深习宋画,饱览名迹,并致力于开创中国传统绘画新风貌。他登山临水,足迹遍于国内名山大川;曾远涉重洋,两度出访欧洲数国和马来西亚及港台地区。他从真山真水中挹取美之所在,在认真继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营养,融汇升华为一种崭新的样式,一种洁净清新、浓艳厚重、雅俗共赏的,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艺术不趋时,不媚世,既蕴含着深厚的中国画传统绘画的功底,又具有新时代、新艺术的气派。他的作品润而不弱,艳而不俗,细而不碎,秀而不媚,具有较高的情趣与格调。善于画多树的山,在墨底上铺陈石青石绿,郁郁苍苍中透露出蓬勃生机;长于画石,用独创的手法表现饱经风雨的山石,斑驳中使人产生爱怜之美;尤擅画水,或飞漱,或奔腾,或涓细,或磅礴,深得造化之神韵。他创造的这三种表现手法,正是对于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发展和贡献,深为画界同人所称道。他的作品曾经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等报刊。1989年贵州美术出版社曾出版《沈福馨山水画选》明信片一套。台湾、香港、马来西亚都出版过他的画册和专辑。1990年以来,他多次在贵阳、福州、台湾、巴黎、槟城、吉隆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均收到良好反响。2001年6月,他以中国山水画作品《青城幽径》获得了首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提名奖。沈福馨是一位学者型画家,他写的有关民间艺术的论文曾在《美术》、《美术史论》、《艺术世界》、《舞蹈》、《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上发表。法国、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曾发表过他的论文,民族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台北淑馨出版社等还分别出版过他写的书籍和编辑的民间美术专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成之后,目前状态的三峡将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怀着这样一份依恋之情,画家在1993年的夏天进行了一次历时一个半月的“告别今日三峡”写生之旅。画家只身自贵阳出发,沿河而下乌江,经乌江小三峡而抵涪陵,在川江沿岸的万县、奉节、巫山等地舍舟登岸,遍览川东名胜,作对景写生。继而从巫山涉大宁河,写巫溪小三峡奇景,又在马渡河小小三峡游览。由巫山入长江后,抵巴东,漂流神农溪。继而顺香溪河下行,重返长江,寻访昭君遗迹、瞻仰屈子故里后,再由西陵峡,回宜昌三游洞作第一百幅停笔写生。此次行程数千公里,得稿整整一百帧。2007年7月,倾五年心血,终于完成《世纪三峡》,在书画界引起强烈反响!沈福馨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贵州民族艺术研究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所长、贵州省美协创作研究室主任、《贵州美术》杂志执行副主编、国家一级美术师。

返回顶部